太早了嗎? 邊緣型人格障礙症狀的青春期女孩之戀愛關係

文/嚴寶錡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
協助編輯/徐莉雯 臨床心理師

    成長是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有些人可能被保護得很好,從出生到成人皆很順遂;有些人則可能在童年時期受虐,成長過程中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因應方式。長大後在親密關係裡,人們經常會投射出自身所經歷的感受給對方。很多人在親密關係裡所展現的是自己最真實的一面,赤裸不加保留的給予對方,在童年發展不順遂的人,長大後在親密關係中極高的比率是相處的模式是不佳的、甚至是充滿傷害的,不論在身、心皆是。

    在一篇文獻 “Too much too soo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t girls. ”作者探討了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症(BPD)的青春期女孩,她們在談戀愛的模式是如何應對的,以及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所處的戀愛關係。

我們知道BPD的素質壓力模式,當雙親有衝動和憂鬱的特質,而在幼年、童年時遭受家庭暴力等極大創傷,如:身體或性方面的虐待,容易發展出較為僵固、不具彈性,以及負面的思考、行為與應對模式。 這些特質在戀愛關係中幾乎具有一定的殺傷力,讓BPD的女孩們極高風險加劇發展病症。

    此篇文獻是從縱貫研究觀察兩千多名居住在城市裡的女孩,最小年齡從八歲開始追蹤一直到十九歲的文獻中,取出十五到十九歲的女孩的調查研究去分析數據。 首先,作者試圖檢查青春期BPD症狀與戀愛關係參與(伴侶數量,關係的重要性)與關係不安全感(對不忠和維持關係的策略的擔憂)之間的關聯。其次,使用潛伏生長曲線模型(LGCM)研究了BPD症狀的相互影響和時間優先順序以及青春期期間四個特定的戀愛關係特徵(感知的支持和對立,言語和身體攻擊)。

在青春期,BPD和戀愛關係極可能會產生相互影響。青春期是重要人際關係的發展重要窗口,特別是人的依戀關係的擴展,包括戀愛關係,而BPD的不安全依附關係極可能是造成戀愛關係的障礙。

因此,該研究的臨床意義與結論是:

  • 隨著時間的流逝,BPD症狀會增加青春期戀愛衝突的風險,而且早期的戀愛強度可能會增加惡化BPD症狀的脆弱性。
  • 有關早期人際關係支持的研究結果顯示,處於BPD風險中的青少年,尤其可以從有關戀愛關係的心理教育中受益。

對於患有BPD症狀的女孩,戀愛關係不僅在青春期對發展有意義,而且在臨床上也很重要,包括探索健康的溝通與健康界限周圍的價值觀。

    雖然素質壓力模式提醒我們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但也非從此命定,許多的研究探討皆是為了人類的福祉而努力的,我們對疾病的越多瞭解,就能採取越多的治療或因應措施。

然而,在目前醫界的研究仍無法針對某一特定心理疾病開出專屬有效的藥物,而心理治療卻不斷與時俱進,因此我們除了強調心理衛生教育的重要性,仍須不斷宣導心理治療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Lazarus, S. A., Choukas-Bradley, S., Beeney, J. E., Byrd, A. L., Vine, V., & Stepp, S. D. (2019). Too much too soo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t girl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47(12), 1995-2005.

徐莉雯臨床心理師
徐莉雯臨床心理師
文章: 4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