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與憂鬱症

文/黃芸新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協助編輯/徐莉雯 臨床心理師

憂鬱情緒與憂鬱症狀是在慢性病患者中相當常見的反應,在1998年的一個臺灣研究指出,在某大教學醫院家庭醫學科就診的慢性病患者中,有34.7%的人可以被歸類為憂鬱症患者,有憂鬱反應卻未達憂鬱症診斷的比例則更高。

慢性病如何造成憂鬱?

有許多因素可能影響慢性病患者的憂鬱反應,包括疾病壓力、所接受醫療照護的品質、社會支持、以及自己因應疾病的能力等,都會影響慢性疾病的適應與憂鬱反應的發生。當疾病造成越多生活上的限制,例如必須大幅改變飲食習慣,或者疾病影響到睡眠品質時,都可能讓人較不適應慢性病,進而產生較多的憂鬱反應。反過來說,醫療照護的品質越好,有越多親朋好友的幫助與關心,都能夠降低慢性病患者產生憂鬱的風險。很自然的,如果一個人越瞭解慢性病的性質,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疾病,也能夠良好的執行這些因應方式,也就會適應的越好,越不容易發生憂鬱反應。

除了上述比較「具體」的因素外,慢性病還可能會透過更抽象的「自我概念」造成憂鬱。臨床上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發現自己罹患慢性病時,會感到無法接受,對慢性病有非常負向的看法,甚至是成見。例如覺得慢性病是很不健康、很糟糕的;只有老人才會得到慢性病,我這麼年輕就得慢性病以後會更糟糕;得到慢性病都是因為自己的錯。這樣的看法,會影響到人的自我價值感,可能會讓人的思考陷入了負面漩渦,像是我得一輩子依賴藥物、疾病可能會更糟、萬一惡化會牽累家人等等災難化的想法,使得慢性病變成揮之不去的夢魘。

倘若對慢性病有這些負向的看法,那麼,得到了慢性病的自己,彷彿也再不是那個健康的自己,而有了某種「缺陷」。這樣的感受,便是一種失落。失落了健康,失落了青春歲月,失落了無拘無束的生活,失落了原本的自己。不管是何種失落,都會造成憂鬱。而憂鬱會讓人更注意負向事物,造成對生活的倦怠感,使人無法有效控制疾病,結果使得慢性病更加嚴重,形成慢性病與憂鬱間的惡性循環。

容易造成憂鬱的疾病行為

要破除這樣的惡性循環,從「行為」開始是最容易的,因為容易觀察,家人朋友也較能夠恰當的給予協助。而改變行為的第一步,便是辨認在因疾病而產生的行為中(即疾病行為),容易造成憂鬱的那些行為。若是發現自己有這些行為的時候,可能就要考慮改變習慣了。

一個很常見的疾病行為是社交活動減少。由於慢性病多需要飲食控制,現在的外食又常常比較油膩、比較鹹,因此很多慢性病病人都會盡量的避免外食。做好飲食控制、避免外食是很好的疾病控制方法,但麻煩的是,親朋好友間的聚會經常都是一起聚餐。在臨床上,我們常常聽到病人說「因為要飲食控制啊,跟朋友出去吃,你又不能吃那些又油又鹹的東西,可是去了不吃又很掃興,所以乾脆就不去了」。因為飲食控制而減少了社交活動,久了可能會造成人際與情緒上的孤立,形成憂鬱,使得疾病控制反而變得更不好。其實,飲食控制著重的是攝取的總量與新陳代謝的平衡,只要食物的成分與熱量抓得好,一般來說沒有什麼東西是一定不可以吃的。在外食聚會時,只要多注意自己吃的東西,也節制攝取的量就可以了。如果因為飲食控制而過度減少與親友相聚,反而是得不償失的。

在台灣人的觀念中,有病,就要「養病」。而許多人「養病」的觀念是多休息、少動、避免吹風受寒等,容易把自己「關」在家裡的想法。慢性病有時會伴隨一些症狀,例如頭暈、頭痛、關節酸痛等,這些症狀的發生,常常會更讓人覺得要好好休養,不要到外面風吹日曬。但是,多出門、多動,除了對疾病控制有益之外,對情緒保養也很有好處。運動可以增加血清素與多巴胺的分泌,血清素讓我們的情緒可以比較穩定多巴胺更可以增加快樂的感受不管是運動還是出門走走,都增加我們和這個世界接觸的機會,接觸越多,我們也就越容易得到正向的回饋。例如在公園看到可愛的小孩、美麗的風景,運動後的輕鬆愉悅感受,在賣場撿到便宜的成就感,都是正向的回饋。有這些正向回饋,就會大大減少憂鬱的風險。

社交活動減少、不動不出門都是很容易造成憂鬱的行為,但這也是很多人因應慢性疾病的方式。因此,這都是我們必須要小心注意的警訊,及早的發現慢性病患者的這種行為傾向,可以避免惡性循環的發生;就算已經開始有憂鬱傾向了,行為的改變也是改善憂鬱的重要第一步。

拒絕憂鬱—與疾病和平共處

慢性病之所以會造成憂鬱,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我們把它當成一個欲除之而後快,卻無法真正消滅的「敵人」。想消滅卻消滅不掉,自然會讓人挫敗,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慢性病不像感冒,過了就沒事,需要長久的控制;但慢性病也不像感冒,會造成那麼強烈明顯的不舒服。要避免慢性病帶來的憂鬱反應,就是要和慢性病和平共處。

正確的瞭解慢性病是重要的基本。

只要控制得宜,慢性病不太會惡化,後果也沒有那麼糟糕。造成慢性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遺傳、過大的生活壓力都有可能,它並不表示我們很不健康,只是提醒我們生活需要做出一些改變。多瞭解關於慢性病的知識是很好的,可以仔細聽醫護人員的說明,閱讀衛教資料或手冊,有任何問題隨時請教醫護人員,都是很好的方法。這些瞭解除了可以避免過度負面的想像,也可以幫助我們更知道如何面對慢性病,不要過度的侷限自己的生活,維持適度的社交與活動。

如果憂鬱已經發生了,更重要的是,找出我們究竟「失落」了什麼,也就是找到慢性病對我自己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在一開始的時候,慢性病就像是個外來者,闖入我們的生活,彷彿永遠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從一開始的懵懂,逐漸瞭解慢性病,也逐漸開始思考「我為何會得到慢性病」。當確認自己「真的」罹患了無法治癒、需要長期控制的慢性病,這個慢性病就會在我們的生命中佔了一個位置,形成某種意義。有些人可能覺得慢性病就是提醒我要改變生活習慣,心情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如果覺得慢性病是我過去生活習慣錯誤所導致的,可能就會覺得懊悔;若是認為慢性病是個很大的缺陷,就會產生憂鬱。前面曾經提過,憂鬱反映了「失落」,但是每個人究竟失落了什麼,卻可能不太一樣。對某些人而言,失落的是「健康」;對另一些人而言,失落的是「自由」。如果無法確實的找到自己究竟「失落」了什麼,並針對這個失落進行彌補,憂鬱就可能難以改善。

如果失落的是具體的事物,例如慢性病導致的時間耗損、金錢花費,就容易發現;但是,真正會讓我們憂鬱難以自拔的「失落」,往往是抽象的事物,也就較難發現。若是真的經驗到持續而難以改善的憂鬱,就應該尋求專業協助。

臨床心理師便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釐清生病經驗,找到「失落的對象」的專業。

透過瞭解自己的生病經驗,甚至是生命經驗,臨床心理師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對我來說,什麼是我真正重視的?在我的生命中,什麼是我覺得最有價值的?而生病,又對這些我所重視的寶貴事物產生了什麼樣的衝擊?在找到這些失落後,透過客觀審視,重新詮釋,失落對象的彌補,我們可以重新的建構慢性病對我的意義,幫慢性病找到一個更恰當的生命定位。慢性病或許是我們一輩子都得面對的課題,但絕對不是我們必須一輩子對抗的敵人。幫慢性病在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中,找到一個恰當的位置,與它和平共處,是拒絕憂鬱最好的方式。

  • 註:本文圖片來源為“Pexels”圖庫網站

參考文獻

吳英璋(2007)。「建構以解析憂鬱情緒為基礎的憂鬱症與自殺預防處置─以慢性病患為對象的臨床實務研究」。衛生署科技研究計畫報告。

林耀盛,吳英璋(2001)。慢性病患者的意義建構及其行動策略:以糖尿病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31-58。

鄭逸如、吳治勳、黃芸新(2008)。慢性病患者之死亡威脅、慢性病威脅與憂鬱:個人建構理論的觀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51-73。

Leung, K. K., Lue, B.H., Lee, M.B., & Tang, L.Y. (1998). Screening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dical Diseases in a Primary Care Sett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es, S., Leventhal, H, & De Ridder, D.T.D. (1996). Coping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M. Zeidner & N. S. Endler (Eds.), Handbook of Coping: Theory, Research, Application. NY: John Wiley and Sons.

徐莉雯臨床心理師
徐莉雯臨床心理師
文章: 4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