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奕心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
協助編輯/徐莉雯 臨床心理師
很多人都應該認識“ARMY”這個詞,對吧? 防彈少年團的粉絲被稱為“ARMY”。 這是我(筆者)進入 ARMY 粉絲團的第九年。 其實在成為防彈少年團的粉絲之前,我是ELF(韓國男團Super Junior的粉絲名),所以追星12年。 我經常聽到「你知道那些明星有用嗎?他們不認識你」、「你不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嗎?」或者「你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你到底喜歡他們的什麼?」
當我聽到他人這麽問時,過去的我無法做出回應,因為我不確定我在尋找什麼。 我曾經被明星所吸引,因為喜歡他們的外表。
一、同理心和情緒調節
表達情感的最常見方式之一是通過音樂。 聽音樂時,體驗到「感受的情緒」,具有心理和心理生理作用。 Van Goethem 和 Sloboda (2011) 觀察到「影響調節」 的效果。 他們發現音樂有助於分心、內省和積極應對等特定功能,以及快樂和放鬆,並且它是一種有效的整體調節裝置。再者,如果歌詞或旋律能打動人的心,就能讓人產生共鳴、被理解,甚至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這也是一種安慰的方式,它甚至可以分散你對痛苦情緒的注意力。 例如,當我有一天遇到挫折時,我經常發現很難放下並一直反省。 當我聽到 BTS 的歌曲“Life Goes On”時,歌詞如下:
“ 就像是今天又要下雨似的, 全身濕透
我卻還不停止,跑的比那雲雨還要快
以為那样就夠了,但又不禁想 我也終究是渺小的人類而已啊
我在一個充滿傷痛的世界,這世界給我的冷意 ”
[這句歌詞表達了我想放棄但又不願意放棄的心情。]
“ 暫時閉上你的眼睛, 握住我的手 朝著那未來 我們一起奔跑吧
總有一天會再度回到原位的
就像什麼都沒發生
一天又過去了
Yeah, life goes on”
[這段話似乎是在對我說:“沒關係,不要因為失敗而否定自己;生活要繼續;休息夠的時候,要振作起來,繼續努力。”]
二、自我認同(self-identity)的改變
根據Erikson的說法,「自我認同」是「認識到在全面的自我方法中存在自我一致性和連續性,並且這些方法在保持一個人對他人的意義的一致性和連續性方面是有效的。」根據Erikson的成長理論,13-18歲之間最重要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的形成。 這一時期專注於「我是誰」的問題。個人會通過模仿學習逐漸確立自己的個性和人生目標,就像很多人欽佩自己的父母、運動員、老師和成功人士一樣,追隨他們的腳步。 台上三分鐘,台下三年工,取得巨大成功的辛勤、堅持和磨難,讓今天的一切顯得完美。 這讓我想起了在就讀心理學系以及成為心理學家的道路,我也很困惑,我不確定這是否適合我,或者我是否應該繼續努力。 但看到他們為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這激勵我做同樣的事情。
三、增加社會支持
在當今壓力重重的社會中,社會支持至關重要。 當他人獲得社會支持時,他們可以感受到、感知或接受他人的關懷幫助。 社會支持進一步細分為兩種類型: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和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 前者是指實際的具體幫助,後者是對社會心理功能的支持。 在追星的過程中,最常見的體驗就是情感支持,這種支持不僅來自於偶像、音樂等,也來自於其他粉絲。 ARMY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大群人。 這個小組中的每個人都會互相鼓勵和支持。 所以你並不發現新的文化和語言。
如前所述,追星的過程會讓你接觸到廣泛的文化和語言。 除了對自己的文化有透徹的了解外,他們還會對韓國感興趣。 因爲想要更親近防彈少年團的成員會了解他們國家的文化和语言。 當然,他們的國際粉絲也不容忽視。 通過遊戲、視頻和粉絲見面會,您可以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 每個人都試圖學習其他語言和文化,以便彼此交流。所以,追星不是壞行為; 相反,它是調節情緒、表達壓力和獲得社會支持的方式之一。
最後想要給追星者們的一些提醒:
- 如果喜歡一個偶像,請離他的作品近一點,離他的生活遠一點。
- 追星真正的意義是追尋著偶像的光,看見更廣袤的世界,讓他成為你進步的動力。
- 誇獎的話可脫口而出,詆毀的話要三思後而行。
註:本文圖片來源為“Pexels”圖庫網站
參考文獻
Krumhansl, C. L. (1997).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musical emotions and psychophysiology.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ologie expérimentale, 51(4), 336.
Van Goethem, A., & Sloboda, J. (2011). The functions of music for affect regulation. Musicae scientiae, 15(2), 208-228.
第一項說的如果喜歡一個偶像,請離他的作品近一點,離他的生活遠一點,其實跟喜歡的偶像拉近距離是不少追星族所期待,不過追星族想跟喜歡的偶像親近確實需要平常心,太過期待反而會離偶像越來越遠。
早期我追星的時候,我家人是很反對我出去跟藝人本人見面親近,她當年是只准我在家看電視,大學畢業十四年後,她才允許我出去跟喜歡的藝人見面親近,不過她還會規定我必須找閨蜜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