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憂鬱不只是”情緒低落”!?

文/佛光大學學生 鄒智閔

你會覺得孩子是在叛逆期,又或者你發現了甚麼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來想像一個情境。
假設小孩今天已經高中,住在家裡。孩子在課餘之時,會兼差做其他的工作,回到家裡的時間,可能比媽媽還要晚,也常常感到很累、很疲倦。
不一樣的地方是,同樣一個人,以媽媽的角度來看,卻發現小孩好像因為工作的關係,兩人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少,小孩回家總是拖著麻木的神情慢慢的走進房間,有時候也會聽到從孩子房間裡傳來的啜泣聲,媽媽為這些現象感到擔憂。

因此,選擇在孩子放學回家以後,可能下午的時間,在上班前,想要跟孩子一起做家事以促進感情,邀請孩子一起出門走走,但結果卻正好與之相反。媽媽積極邀請,孩子卻破口大罵、衝回房間、用力甩門,日復一日,兩人的關係逐漸惡化,對於孩子這樣不耐煩的態度,媽媽也逐漸失去耐心。

到後期,甚至聽到孩子在房間摔東西的聲音。為了孩子著想,媽媽決定用強硬一點的手段帶孩子出去走走,甚至直接向學校、孩子打工處,幫孩子請假,但這一舉動被孩子發現後卻引來更大的反彈。
母親跟孩子吵完架之後,孩子覺得別人會認為他不負責任而不去學校,也幾乎很少從房間裡出來了。

看起來,其實孩子好像有一些憂鬱症狀,對吧?那麼憂鬱是不是一種疾病?
其實不是,憂鬱是一種你我都可能在任何時候產生的「情緒」。

但「憂鬱症」就是一種疾病,其來源於大腦的病變,是需要就醫治療的。
也許,你,本身有「憂鬱症」或你身邊有人有憂鬱症,這些人可能正在經歷失眠、長時間的情緒低落等等,這些都很正常,因為憂鬱症的症狀表現大概就會是這些,翻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也可以看到這些「可能會有」的症狀。
但你知道嗎?憂鬱,也可能會有比較高的憤怒情緒!

Pexels Renato 448562 1264438

憤怒與憂鬱的研究、理論解釋

憤怒與憂鬱


在Luutonen(2007)的文獻中,對憂鬱和憤怒的相關研究進行了回顧,提供在臨床治療憂鬱症時的一些有用資訊。
文獻指出,在憂鬱症中,憤怒可能表現為過度控制或不足的情況,這突顯了憤怒調節對憂鬱的影響。而在臨床實踐中,處理憤怒被發現對緩解憂鬱有所幫助。
Becker 與 Lesiak(1977)的相關研究中,針對58名憂鬱門診患者進行調查,使用Beck憂鬱量表、Buss-Durkee敵意-內疚量表和Rotter的內部-外部控制源量表,結果顯示,憂鬱的程度與外在控制(較相信結果為他人所致)和隱性敵意(不容易直接觀察到的敵意,舉例如:怨恨)呈正相關,也就是憂鬱程度越高,外在控制與隱性敵意程度也會跟著升高
在Busch (2018)中,更詳細地闡述了憤怒與憂鬱之間的聯繫。總結來說,憂鬱中的憤怒源於一種「向內憤怒」,然而,由於恐懼對公開表達憤怒會影響人際關係,進而引發愧疚、羞恥等情緒以及防衛機制,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動力學解釋


Rudden 等人(2003)與 Busch 等人(2004)參考了理論、臨床經驗,以及一些
前人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治療憂鬱症的心理動力學公式。
但在此篇中的重點不在於治療,而是了解,因此以下將會著重此公式對於憂鬱與憤怒的解釋。
這個公式的核心想法是指──容易患憂鬱症的人對失去或被拒絕有一種特別敏感的情感,這被稱為自戀脆弱性。這種敏感性其實是在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經驗中形成的,涉及到感覺失望和無助,就像是被當作不夠好、不值得愛、或者被傷害了一樣。

想像一下,這些人可能總是覺得自己需要別人的關愛,而這可能會引起他們感到非常無助和羞愧。這種敏感性會成為他們身份的一部分,影響他們的想法和感覺方式。如果有一天他們面對失敗、損失或被拒絕,這似乎就成了進一步支持他們的不足和受到損害的證據。


結論


所以,回到我們前面說的情境,會發現孩子的摔東西、對媽媽的積極邀請有暴怒的狀況,或許在這個行為的背後我們可以注意到這位青少年對於情緒,好像比較不知道要怎麼適切的表達,對於憤怒,好像比較不知道要怎麼調適,以及和父母溝通。
也可以注意到青少年的憂鬱症狀,像是人際退縮,不去上學了等等……。

綜合上面的資訊,可以得知憂鬱與憤怒的相關與產生的機制。
所以,也許我們可以多了解到一個對於憂鬱症的知識,憂鬱症可能不只像常常聽到的那樣「看起來很低落」、「失去笑容」。另外,對於治療的部分,若有興趣,可以再參考文獻中的治療方法。

筆者自己的心得是蠻意外地,憤怒原來也可能跟憂鬱症有關,而我認為,若是由於恐懼自己的憤怒會對人際關係造成影響,那回到自身可以做的事情上面,或許先給自己一個安全的空間,可以表達憤怒的情緒,那會是第一步可以做的事情,也許慢慢的就會發現哪些事情會讓自己感到憤怒。最後,找到一個自己可以接受,別人也可以接受的表達方式。
先接受自己會有憤怒的情緒會是最重要的。
但還是提醒,若有相關憂鬱症狀,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還是建議去尋求專業協助。
希望透過文章、研究、情境,可以讓大眾更了解與感受到憂鬱症與憤怒之間的關連!


參考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8)。 DSM-5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徐翊健
等譯,第1版]。合記。(原著出版年:2013)
Busch, F. N. (2018). Anger and depression. Published online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cker, E. W., & Lesiak, W. J. (1977). Feelings of hostility and personal control as
related to depres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3(3), 654–657.
Busch, F., Rudden, M., & Shapiro, D. (2004). Psychodynamic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Luutonen, S. (2007). Anger and depression–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Rudden, M.,
Busch, F. N., Milrod, B., Singer, M., Aronson, A., Roiphe, J., & Shapiro,
T. (2003). Panic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A psychodynamic exploration
of comorbidi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84(4), 997
1015.ons. Nordic Journal of Psychiatry, 61(4), 246-251.

mentalhealthyilan
mentalhealthyilan

我們是一個由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的老師及學生經營的心理健康網站。
希望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為大家分享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

文章: 1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