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光大學心理學系 黃芸新助理教授
失眠是當代很常見的困擾,治療失眠的方法也非常多。但是,人有百百種,失眠的原因,難道只有一種嗎?我們要怎樣才能設計最適合的失眠治療方案呢?佛光心理系臨床組教師近日發表的一個研究,就是試著探討造成失眠的不同可能原因。
文/佛光大學心理學系 黃芸新助理教授
許多人在感受到難過、焦慮、生氣等等負向情緒的時候,常常會想:「要是感受不到那些情緒就好了!那樣就不會這麼難受了」。但是,要是真的感受不到這些令人難過的情緒,它們就不會影響我們了嗎?很可惜,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似乎並不是這樣的。
文/佛光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周蔚倫
情緒對我們的思考有什麼影響呢?你身邊是否有些「較悲觀者」習慣不斷地抱怨、固執地著眼於無法改變的狀態?也有些「較樂觀者」,雖身處相同境遇,但較能夠多方面地看待事情,著眼於有建設性的面向?心情好不好,真是大有關係!
文/佛光大學心理學系 黃芸新助理教授 /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副秘書長
前一陣子衛福部根據「健康台灣」的方針,因應國人心理健康議題,推出15至45歲心理健康方案,此年齡層每人有三次免費心理諮商/治療的機會,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瞭解自己的困擾、進行初步處理,並評估是否有需要較長時間的心理諮商或治療。在高齡心理健康支持上,參考日本「青銀共居」的概念,讓有志於助人專業的高中生、大學生,有機會在恰當教學情境中;在兒童領域中,衛福部提及未來將更強化學校與醫院系統的連接,讓醫療系統能夠更好的接住需要專業心理支持的孩子。
文/佛光大學學生 鄒智閔
想像一下,這些人可能總是覺得自己需要別人的關愛,而這可能會引起他們感到非常無助和羞愧。這種敏感性會成為他們身份的一部分,影響他們的想法和感覺方式。如果有一天他們面對失敗、損失或被拒絕,這似乎就成了進一步支持他們的不足和受到損害的證據。
⽂/靳宇晨臨床⼼理師
⼤家是否看過近期的熱⾨電影《腦筋急轉彎2》,或其前傳《腦筋急轉彎1》?強烈建議⼤⼈⼩孩都必須看,⼀起延伸更多關於情緒的討論;但是到底該怎麼做嚮導,我想爸爸媽媽⼀定有很多疑問,就讓筆者以臨床⼼理師的⾓度,試著為您導航,透過下列⼋個步驟、成為您與孩⼦情緒發展路途中的「王牌導遊」!
文/佛光大學學生 邵祉傑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情緒管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正確的情緒管理不僅能夠減輕壓力還直接影響著個體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還能夠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工作表現以及整體幸福感。本篇文章探討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並提供實用的技巧,協助讀者建立積極的情緒管理模式且更有效地應對情緒波動並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