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焦慮症及其注意力偏誤

文/陳俐璇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
協助編輯/徐莉雯 心理學系臨床心理組碩士

你的生活太過「擁擠」

在現代的社會中,大約從國小兒童階段一路到成年、壯年人口,無不承受著壓力,明明生活質量相比過去已經得到了提升,人們不再需要為了吃不到飯而擔心,但憂慮卻不減反升。在台灣社會,從小學開始,父母便安排了許多的安親班、補習班,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不斷地鞭策孩子學才藝、補課業。當孩子終於突破重重困難從大學畢業,面對的是社會無情的壓力,薪水、車貸、房貸、超出負擔的工作量,每天的行程表都在催促著你的進度:還沒完成!

這樣「擁擠」的生活,你也是嗎?

無法停止的worry,憂慮時常導致多種身體不適

習慣了龐大的資訊瀏覽量,人們因為無聊、習慣甚至是焦慮而滑著手機,那些接受到的訊息刺激,究竟是減緩了你的焦慮,還是增加了你的憂慮呢?

長期的憂慮會導致多種的身體不適喔!像是浮躁、容易疲勞、難以保持專心、易怒、肌肉緊張與睡眠障礙等症狀。你是否有注意到來自身體發出的警訊呢?

常見的過度焦慮、憂慮導致的身體不適
1. 浮躁: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心情不定
2. 容易疲勞
3. 難以保持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腦筋一片空白
4. 易怒
5. 肌肉緊張
6. 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坐立不安、睡不滿意

臨床上有一種精神疾病叫做「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是一種嚴重且慢性的心理疾病之一,那些無法控制的憂慮與焦慮無時無刻打擾著他們的生活,並且他們承受著伴隨著過度焦慮的身體不適,嚴重影響了他們的人際關係、工作能力等等。他們有著許多特點,而其中一項那就是注意偏誤!

過度警覺的注意力,隨時都拉上警報!

近年來,許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對於威脅訊息的過度警覺,他們會更容易注意到那些具有威脅性的刺激,也會將模棱兩可的訊息解釋成具有威脅性,並且對於威脅性的訊息記得特別深刻。這些都會使得他們變得更恐懼,也更容易獲得具有威脅性的訊息,這些無疑會增加他們的焦慮感!

警報器便響了又響,隨時都好像要應戰!

一項2010年的研究表示

焦慮症的注意偏誤除了特別容易注意到威脅訊息外,也難以從那些威脅性的訊息中轉移注意力(Cisler&Koster,2010)。持續面對威脅不僅促發也維持了焦慮症狀。

注意偏誤是否可以改善? 試試ABM!

    有鑒於許多研究發現注意偏誤會維持、促發焦慮症狀,研究者們便開始研究相關的治療策略,而「注意偏誤修正」(attention bias modification, ABM)則是發展出來修正注意偏誤的認知治療策略。

治療的作業如下:

研究者首先招募了28位以廣泛性焦慮症為主診斷的患者作為實驗組,並招募28位社區民眾作為控制組。所有參與者都被要求填寫與廣泛性焦慮症症狀有關的自陳式量表和注意控制量表,接著進行第一次的注意網絡作業(attention network test, ANT)用來評估焦慮者的注意系統功能。而後進行注意訓練階段(在訓練前後各有一分鐘短暫休息時間),兩組參與者被隨機分派到ABM情境以及安慰訓練情境(同樣的作業方式,但沒有特定的訓練目標)。隨後進行第二次的ANT作業。
該圖為研究流程

研究結果發現,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的注意分配比較沒有彈性,這點展現在他們相對於控制組(社區民眾),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其執行控制功能較差,無論是對於符號線索或是中性刺激,亦或是威脅刺激線索都有顯著的警覺性,並且難以轉移注意力。

而好消息是,在經過ABM注意訓練後,他們對於注意力控制的能力產生了明顯的進步!他們更能夠從威脅訊息中轉移注意力了!

總的來說

回過頭來看看自己,你會不會也特別容易注意到那些具有威脅性的訊息呢?

從生物演化的觀點來看,人類能夠準確、快速的警覺到威脅訊息確實是有生存上的意義,但當實際狀況並沒有這麼不安全時,而我們卻過度注意以及讓那些威脅訊息在腦中縈繞不去,久而久之,大腦處在神經緊繃的狀態太久,便會出現先前說過的因過度憂慮而產生的身體不適。

如今焦慮症的注意偏誤已經被證實可以經由訓練而改善了!當你發現自己太過於在意那些令你感到焦慮的事情時,不妨練習一番,試著去注意那些相對來說比較中性、輕鬆、不具太大壓力的事吧!相信可以有效地下降你的焦慮感!

參考文獻

侯育銘、鄧閔鴻、張素凰(2020)。以情緒注意網絡作業探討廣泛性焦慮症的注意偏誤修正之潛在機制。中華心理學刊,62 卷,1 期,51-72。

Cisler, J. M., & Koster, E. H. W. (2010). Mechanisms of attentional biases towards threat in anxiety disorders: An integrative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2), 203–216. 

徐莉雯臨床心理師
徐莉雯臨床心理師
文章: 4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