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壇心語】 逆境中的復原力

文/林文瑛 佛光大學心理系教授

  波士頓第一位女性市長吳弭最近成為新聞焦點人物,有人問我:「家庭變故是不是她成功的原因?」我大笑:「你是說,如果沒有家庭變故,她不會有今天的成功?家庭變故不是厄運,是禮物?

  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誰不會碰到逆境?富貴美麗如黛妃照樣會遇到感情困境;功在社稷如邱吉爾難免遭受選民背棄;意氣風發如賈伯斯不也被自己公司炒魷魚嗎?既然逆境是人生常態,為什麼我們總認為從逆境中站起來不容易?或許是因為我們看過太多逆境發展成人生悲劇的故事。

  逆境讓人一蹶不振的原因是,人在挫折困頓之際,最直覺的反應通常是,「這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從而產生受害者心態與悲觀情緒,既怨懟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又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只能等待英雄或奇蹟出現。心力聚焦在逆境本身,而不是解決逆境帶來的問題上。逆境在生命中出現的時間,有人早,有人晚;有些是暫時性的,有些是持續性的。研究發現,愈早、愈久的逆境,對人的負面影響越大。因此,兒童或青少年經歷的逆境,例如,貧困、父母離異、霸凌、家人生病等,如果持續較久,可能影響發展,也可能出現偏差行為。

  不過研究者注意到,經歷同樣的逆境,卻也有不少青少年表現出非凡的復原力,甚至比一般孩子更優秀、更成功。於是,他們積極尋找造成差異的相關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心智能力、抗壓性等個人因素固然有影響,但最重要的還是環境因素。環境中的「保護因子」(例如家庭和諧、好朋友等)愈多、愈及時、愈持續,復原力就愈強。就青少年而言,最關鍵的保護因子,是周遭有親密、信賴、能提供心理支持、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沈芯菱是好例子。她很小就經歷了家裡破產、擺地攤、睡小貨車、挨餓受凍的惡劣環境,卻能在十一歲就開始以電腦專長做公益平台幫助弱勢,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益小天使。是甚麼因素讓沈芯菱在逆境中不致妄自菲薄,不會一直問「為什麼我們家這麼窮?」反而能很自豪地說出:「有人說貧窮會造成兩個影響:一個是更愛錢,一個是更了解貧窮的人,而我很幸運是後者。」顯然,她的保護因子來自父母持續的愛與支持。母親為她賣玉鐲買電腦,陪她上電腦課;半夜陪她編線上教材,沮喪時替她加油打氣。她將第一份酬勞送給爸媽時,她的爸媽說:「如果你有多餘的心力,應該用在和我們一樣為生活所苦的人身上。」並且教導她:「人要常給,不要多拿。」父母的身教,讓沈芯菱超越貧窮:「成功的定義不是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助過多少人。」

  另一個好例子來自一位國中老師的分享:「幾年前,班上有位同學,父親失業、母親生病,每天鬱鬱寡歡。有次我問他,最想做什麼?他猶豫了好久,靦腆地說:『看電影。』原來他沒進過電影院。我跟太太商量後,一起帶他去看了場電影。結果他竟然從此發奮用功,後來考上醫學院,立志成為好醫師。」關鍵當然不在那部電影具有神奇的力量,而是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光與熱,相信了老師告訴他的話:「教育可以逆轉人生。」

  雖然逆境無法控制、不能預測,但只要環境中有愛與支持,就能讓人視逆境為平常的人生課題,足以讓人產生即使失去再多,也能無畏往前走的勇氣。逆境中,父母能成為孩子的希望,老師能成為學生的貴人,而孩子的復原力能為世界帶來改變!

蘭陽心資訊
蘭陽心資訊
文章: 1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