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富聲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
協助編輯/徐莉雯 臨床心理師
回首過去,經歷到的種種事蹟,不管是學校開學、家庭成員間的爭吵、家人生病、換工作、升職,還是離婚、家人或好友去世、搬家,小至家人爭吵,大則是家人去世,這些都是發生在人一生中可能會面對到的壓力事件,且這些都無疑會伴隨著一種「改變」。這些「改變」會和我們的生理、心理去做互動,如果在這些互動的過程中,沒有辦法去調適這些改變,很有可能會經歷到「生病」的結果。當我們在經歷這些改變時,人們會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去做應對呢?這就是待會要討論的部分。
Lazarus和Folkman (1984)將人們因應(coping)的方式分為主要兩種,一種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另一種則是以情緒為導向的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以問題為導向的因應,目標在於解決導致痛苦的問題本身,或著做些事情來讓壓力源改變;以情緒為導向的因應,是為了要去調節、緩解情緒,減少壓力帶來的不適感。想像一下,不管是你或周遭的人,在遇到壓力時,通常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做因應呢?可能是找出方法來解決造成壓力的事件、去找周遭朋友討論要怎麼處理,抑或是透過逃避、發洩情緒、抽菸、喝酒等方式來去因應。
不管是什麼樣的因應方式,它都是一個人一直以來習慣的一個面對壓力的策略,有些時候這些策略能幫助我們不用去面對巨大的壓力,然而有些時候一些不適應的因應策略會傷害到周遭親朋好友,甚至帶給自己危險,像是抽菸、喝酒、打小孩、壓抑等方式。說了這麼多,要怎麼去實施呢?
這邊有三個步驟教大家,稱作「覺察、評估、選擇」。首先,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可以先試著去看出自己平常慣用的因應策略是什麼,不管是向他人請教或是喝酒逃避,先從認識自己開始做起。再者,重新評估自己身邊所擁有的資源,以此為基礎去找出可以用的因應策略有哪些,試著將它們列點出來。最後,評估這些因應策略,以及現在所面臨的狀況,選擇是該使用以問題為導向的因應策略,或是以情緒為導向的因應策略。
兩種導向的因應策略並沒有好壞之分,有時候為了處理龐大的壓力,會傾向以問題導向的因應策略處理,但也不能忽略掉以情緒為導向的因應策略,仍需要透過適當的方式來緩解、調節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以壓抑等不適應的因應策略來面對壓力。每個人的因應策略都有所不同,這取決於一個人的生活背景,且也會因為周遭的人所使用的因應方式,進一步去模仿、學習。
也因為因應策略是可以透過模仿來學習的,代表著也能夠透過學習的方式來去改變、調整,這並不是一個沒辦法去改變的情況。倘若在遇到壓力事件時,也許可以先試著照上面的步驟來去觀察自己的因應策略,去思考自己的因應策略能否面對遇到的壓力事件。
參考文獻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