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宇晨臨床心理師
五餅二魚身心科診所
最近發現一篇有趣的研究,恰巧讓我想到不管做治療或評估都常被家長詢問的一個問題:「我發現我的孩子會說謊,但是他才5歲(或甚至更小),我該怎麼辦」!一般而言,我都會先跟爸爸媽媽說「我得先恭喜你,因為當孩子會說謊,代表著他的認知能力也到了一定水平了」,接著提醒爸爸媽媽「與其一直針對說謊問題做處理,可能更需要做的是去瞭解說謊背後的行為目的」,才能進一步的「為問題行為提供更合適的替代方案」。然而,一直到讀到這篇研究,我才發現原來單就說謊行為,就可以細分成「說謊行為本身」及「圓謊能力」,而我常說的認知能力,其實與「說謊行為本身」無關,僅與「圓謊能力」有關!這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就讓我帶爸爸媽媽一起一探究竟,更進一步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說謊」!
【說謊,是發展之必然現象?】
從發展心理學來看,說謊是三歲以上孩子的常態行為。心理學家也確實從實證研究中找到了相關證據!該研究要求一群二到三歲的孩子「不要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偷看玩具」,並在實驗人員回來後逐一詢問他們是否偷看玩具、玩具是什麼。結果顯示,有高達80%的孩子會偷看玩具。
事實上,相較於爸爸媽媽和學校老師多將說謊視為錯誤行為,說謊在自然界中被視為一種適應策略。一如動物會在自然演化中隨著環境而改變體色,以獲取躲避敵人、捕獲獵物之優勢,孩子同樣會為適應環境、避免傷害而說謊。
我想看到這裡,爸爸媽媽的心中可能會浮現出這樣的疑問:「所以,我該任由甚至鼓勵孩子的說謊嗎?」當然不是,透過這樣的說明,我想提醒爸爸媽媽的是,雖然說謊行為是一種自然而生的適應策略,但顯然不是最佳(或我們想看到)的適應策略,因此與其制止行為本身,我們該做的是「找到說謊背後的關鍵目的,並提供更合適的應對策略!」
【說謊行為的背後,有什麼被忽略?】
文章一開始我有提到,孩子的說謊行為可以區分成「說謊行為本身」及「圓謊能力」兩個向度來看,就讓我們繼續往下做逐一討論。
- 說謊行為本身
2011年時心理學家曾在西非地區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調查了八十四位三到四歲的孩子在面對「偷看玩具」實驗時的說謊表現。這些孩子分別來自兩個不同學校,其中一個學校著重體罰,另一個學校則提倡不以體罰做管教。結果顯示,來自體罰學校的孩子說謊比例明顯高於不體罰學校的孩子,且會持續地說謊來隱藏自己的錯誤行為,以避免遭受體罰。由此顯示,說謊行為與其背後動機有關,若身處處罰嚴厲的環境,孩子更需要以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違規行為!這可以說明為何孩子「愈打愈故意」。 - 圓謊能力
2023年教育學報的實證研究發現,孩子是否說謊與認知能力無關,僅圓謊能力與認知能力有關。使用「偷看玩具」作為實驗來檢視說謊行為之相關研究更發現:(1)大多數的兩歲孩子會誠實說出自己的偷看行為;(2)六歲前的孩子在面對追問時會不小心說漏嘴,六歲至七歲左右的孩子則會故意地說錯有關玩具的細節以圓謊。
上述研究更明確指出,當孩子的抑制能力愈佳、認知彈性反應速度愈快,代表孩子愈能夠抑制自己脫口說出實話的衝動,也更能夠合理維護謊言。這可以解釋為何六至七歲孩子比三至四歲孩子更會圓謊,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更能夠去留意謊言是否與過去說過的話一致,令謊言更加合理。看到這裡,我想爸爸媽媽可以放心讓孩子成長了,因為說謊能力本身真的與認知能力無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愈大的孩子確實會讓你更難判斷他是否説謊話。
【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減少說謊?】
記得一開始提到的「與其一直針對說謊問題做處理,可能更需要做的是去瞭解說謊背後的行為目的」嗎?既然我們已經瞭解,孩子說謊與否的關鍵在於背後動機,那麼若要減少說謊行為,我們就必須找到說謊背後的行為動機並做有效應對。
(1)面對年齡尚幼的孩子,建議先排除無辜行為之可能,包括受沒有時序概念,或無法區辨真實與想像而產生的說謊行為等。當遭遇此情況,爸爸媽媽無須刻意戳破,只需適時以實際狀況回應即可。
(2)面對不敢承擔後果而說謊的孩子,則建議:
(2-1)成為即使說真話也能讓人感到安心的大人,並陪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2-2)強調誠實正向結果(例如:華盛頓砍櫻桃樹之故事)。請記住,若強調說謊之負向結果(例如:體罰),只會讓孩子為逃避處罰而說更多謊話。
(2-3)透過觀察學習。此部分除強調若要孩子不說謊,大人必須先以身作則之外,由大人來親自示範坦白後的結果,也是很好的學習典範。
【在協助孩子之外,我還想對爸爸媽媽說…】
當你們願意花時間閱讀這篇文章、願意耗心力去改變已習慣的教養方式,我相信即使你們不是最好的父母,也已經是「夠好」的父母。當然,若您想更進一步學習如何更有效應對孩子的說謊行為,或其他行為問題,可至診所洽詢,或填寫自費預約表單,讓五餅二魚身心科診所陪你在教養這條路上前行!我相信,這些總是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其實比任何人更需要愛。
1.DOI: 10.1037/a0031409
2.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2011.01663.x
3.DOI: 10.1111/j.1467-8624.2011.0166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