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精神病患會不會…」:精神疾病的污名

文/陳平文 佛光大學心理系研究生

汙名化(stigma)是指社會長期對於某特定族群存在負面的態度或是想法。而汙名化的過程(1)貼上「他們不一樣」的標籤,例如:他們是瘋子;(2)這個標籤帶著某種不受歡迎的特徵,例如:他們會攻擊人;(3)將該族群分離出來,使其「孤立」,例如:「我們」要離「他們」遠一點;(4)被貼上標籤的族群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例如:我不希望精神病院蓋在我家旁邊。而這樣的事件其實是不僅發生在精神疾病上,例如:性交易專區的設立、更生人的求職過程等等。

  然而汙名化的情況不僅是發生在「我們」與「他們」之間。汙名化同樣發生在「自己」身上-自我汙名。自我汙名被分為以下幾種:

  • 疏離感:因生病而感到尷尬、羞愧、自卑等,感到生病是自己的錯,認為精神疾病會毀的自己,感覺沒有人了解自己。
  • 刻板印象認可:認可那些刻板印象,例如:精神疾病暴力、不能擁有好生活等。
  • 歧視經歷:感受到被歧視,相信別人不想和你建立關係等
  • 社交退縮:避免與他人建立關係或是談論自己,因認為是一種負擔。

研究發現,自我汙名與個體的預後效果、低自尊,情緒低落等有很大的關聯。這變成為醫療或是生活中很大的阻礙。

  如何改變汙名或是降低汙名對我們的影響,理解與同理成為了重要的因素。嘗試了解發生的事實,減少對該族群的誤解與他人分享正確的觀念,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正確的了解他們。此外同理他們的遭遇,適時地提供協助並且正視正在發生的歧視,才會讓他們能與我們一樣一同生活在這個社會中。

蘭陽心資訊
蘭陽心資訊
文章: 1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